卡创文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

发布时间:2023-02-03 12: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学生具备了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的经验。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利用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供大家参考。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学生具备了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的经验。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中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比较中优化算法,在追问中明晰算理。

  1.在情境中迁移旧知,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是激励与唤醒。在设计本节课时,仍创设李叔叔骑车旅行的生活情境,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呈现的四个数很有特点,在学生列出算式“115+132+118+85”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并让其独立计算,因为学生具备脱式计算的能力,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采取适当的算法进行计算。

  2.在汇报交流*享算法,观察对比实现算法优化。

  算法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算法的优化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的优化。因此,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之后,着力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种算法,借助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的方法中,以尊重、接纳、欣赏召唤学生的思维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交流整合中,感受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从而实现算法优化。

  3.在追问中明晰算理,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要抓住其本质,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据此,在交流算法时,重点让学生说清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追问,突出了算法背后的运算定律支撑,体现了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5+56=56+□

  75+36=□+□

  78+96=□+□

  (143+63)+37=143+(□+□)

  54+(46+147)=(□+□)+147

  78+48+152=□+(□+□)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计算加法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为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从情境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指名汇报。

  预设

  生1:第四天,从A到B,要骑115km。

  生2:第五天,从B到C,要骑132km。

  生3:第六天,从C到D,要骑118km。

  生4:第七天,从D到E,要骑85km。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课件出示例3。

  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提问:怎样列式呢?(生独立列式)

  (2)提问:请你算一算,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难点:获得探究数*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

  学习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并列式。

  2、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引入新课: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加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

  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尝试解决问题。

  ①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讨论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②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0+56=56+40

  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1)观察思考。

  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猜想验证。

  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3)交流汇总。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总结规律。

  你能用自已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2)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

  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交换律。

  (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题部分题目。

  (2)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出示主题图,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种算法。

  (88+104)+96=88+(104+96)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的异同?

  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小结:通常用(a+b)+e=a+(b+)表示加法结合律。

  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结合律。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2题。

  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

  1、练习五第1题。

  2、练习五第4题。

  四、回题反思,全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学习了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3

  【三维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学生说了他们各自的爱好,老师都给予了肯定)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爱运动,俗话说的好,“会运动的孩子就会学习,就会生活。”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7页主题图,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出了与数据有关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的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两个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师: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烈式?

  生:40+56=96(千米)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56+40=96(千米)

  师:由于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40+56=56+40

  师:请孩子们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是40和56在相加,不同点是两个加数位置不同(交换了一下)。

  师:你能举个象这样的例子?(学生非常踊跃)

  师:同学们能说出这么多的例子,一定是发现了什么规律吧?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等待学生的交流)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我们听一听。

  师:(学生们有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适时引导)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师:这样的例子有多少个?

  生1:很多。

  生2:无数。

  师:那怎样来表示所有的例子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在随写本上写一写。

  (有的学生用的是省略号、有的是图形、有的是字母、有的是汉字,通过和学生的交流都开始朝图形和字母去表示这个规律,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能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表示加法的交换律,通常我们是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其中a、b可以是任意数。

  三、小组合作学习加法结合律:

  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了加法的交换律,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同学们先在下面做一做,点一生到前面做。

  师:这位同学做的对吗?那它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先算的打上括号,还是这个算式,怎样算比较简便?(强调算式的书写顺序不变)

  (学生说,老师写)我们给先算的打上括号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

  (88+104)+96=88+(104+96)

  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都是相同的数在相加,只是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相等。

  再比较下面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小黑板出示)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聪名的`学生一看就知道用等号连接,但有的同学有点怀疑,让小组同学分工验证。

  师: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发现的结论,最后概括出规律。)

  师:(学生的看括不规范)三个加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师:谁上来用字母把它的规律表示出来。(a+b)+c=a+(b+c)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叫做加法运算定律。下面老师想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新知识掌握的怎样,有没有信心,。

  四、巩固应用

  1.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并说说依据了加法的什么定律?

  □+270=270+80

  (33+16)+84=33+(16+ □)

  □ +56= □+44

  400+500= □ + □

  (25+□)+72= □ +(28+72)

  2.下面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5+59=45+59 90+10=5+95

  3.P28/做一做

  4.P31/4、1

  5.P31/3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难点:获得探究数*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

  学习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并列式。

  2、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引入新课: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加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

  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尝试解决问题。

  ①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讨论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②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0+56=56+40

  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1)观察思考。

  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猜想验证。

  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3)交流汇总。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总结规律。

  你能用自已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2)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

  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交换律。

  (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题部分题目。

  (2)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出示主题图,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种算法。

  (88+104)+96=88+(104+96)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的异同?

  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小结:通常用(a+b)+e=a+(b+)表示加法结合律。

  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结合律。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2题。

  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

  1、练习五第1题。

  2、练习五第4题。

  四、回题反思,全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学习了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难点:获得探究数*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

  学习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并列式。

  2、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引入新课: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加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

  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尝试解决问题。

  ①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讨论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②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0+56=56+40

  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1)观察思考。

  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猜想验证。

  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3)交流汇总。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总结规律。

  你能用自已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2)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

  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交换律。

  (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题部分题目。

  (2)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出示主题图,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种算法。

  (88+104)+96=88+(104+96)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的异同?

  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小结:通常用(a+b)+e=a+(b+)表示加法结合律。

  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结合律。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2题。

  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

  1、练习五第1题。

  2、练习五第4题。

  四、回题反思,全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学习了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律。

推荐访问:加法 运算 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年级

相关文章:

Top